头衔:
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75年至1977年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东风公社插队。1977年11月调往奎屯市工作。1978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82年7月获文学学士学位并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晋升副教授,同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4至199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从保加利亚著名语言学家艾米勒•鲍耶夫教授研修突厥学副博士学位课程。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作高级访问学人。2000年晋升教授。2000年至2003在职攻读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人类语言学方向)及硕士学位研究生(文化语言学方向)。
丁石庆长期从事语言学及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专业讲授语言学概论、语音学、语言学专题讲座、文化语言学、语言与文化专题讲座、阿尔泰语导论等多门本科生语言学系列课程;讲授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文化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专题研究、双语研究、人类语言学、人类语言学专题研究等多门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曾参加国家级或部委级“七五” 、“八五”、 “九五”等多项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并分别获得国家级或部委级奖项。其中,与戴庆厦合作主编的《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1992年获国家民委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98年获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语言学三等奖。参撰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获1999年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与张公瑾教授共同主持的北京市教委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建设(重点资助)系列项目《文化语言学教程》2004年分别获得中央民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同时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精品教材。另有数篇论文分别获得部委级奖励。目前负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北方(部分)人口较少民族语言保持模式个案研究》一项,北京市高等院校重点学科与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北京地区少数民族社区与家庭语言情况调查研究”(编号:XK100520473)与后续项目“北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语言及相关情况调查研究”,以及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新时期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现状与发展趋势—莫旗达斡尔族个案研究”,“达斡尔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报告”等。
从事工作及专长:
语言学及少数民族语言
科研成果:
专著有:《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双语文化论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达斡尔族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等;主编《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副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语言学基础教程》(副主编);《社区语言与家庭语言——北京少数民族社区与家庭语言情况调查研究之一》(民族出版社,2007);《达斡尔族语言现状与发展趋势—莫旗达斡尔族语言调查实录》(商务印书馆,2008)等教材或论著;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2);《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达斡尔语简志》(修订)等多部教材和专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约百篇。另外,参加多部辞书的编篡工作。
学者风采: